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特色服务 > 风景名胜 > 文章 当前位置: 风景名胜 > 文章

徽商与古徽道

时间:2018-07-22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网络   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
徽商

徽商,即徽州商人,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(现今徽商概念多泛化指所有安徽籍商人)。徽商又称新安商人,俗称徽帮。徽商萌生于东晋,成长于唐宋,盛于明,徽州,今安徽省黄山市、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。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,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/7,亦儒亦商,辛勤力耕,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。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,东抵淮南,西达滇、黔、关、陇,北至幽燕、辽东、南到闽、粤。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、暹罗、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。清朝后期,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,徽商逐渐衰亡。

古徽道年代久远,是唐宋以来繁华的商贸大道。徽商将其主营的木材、布匹、茶叶、文房四宝等贩往南方的安庆、九江、汉口等地,再将沿江一带的水产品、轻工品等运往徽州山区。徽州当年尤以文房四宝和茶叶为大宗。300年前,雾里青也是沿着古徽道辗转江西、广东内河流域到广州最后登上哥德堡号商船,运往瑞典,成为欧洲贵族享用的珍品。正是这条古道造就了是雄踞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,形成无徽不成商之说。随着徽商的发迹和经营,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核,涵盖哲、经、史、军、医、艺诸多领域的徽文化体系。徽学成与藏学、敦煌齐名的三大地方学。

 

古道起源

古徽道始建于唐朝,明清两朝,随着徽商的兴盛而臻于完善。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路段,北起石台县原珂田乡新店村,南至榉根岭脚下的圆通庵遗址,全长7.5公里。古道全部用长条形青石板铺就,宽1.5米。沿线每隔三华里左右,便横跨古道建有一座石亭,亭内有石凳,两侧有耳房,专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。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亭,有启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。每个石亭内均有建亭时的石刻碑记。沿途众多的石碑、石刻,为研究徽文化,尤其是研究古徽商,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证资料。

 

石台古徽道

在皖南石台、祁门、东至三县交界处的石台县仙寓山上,有一条历史悠久的榉根关古徽道,古称“徽饶通衢”。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,亦即古时的“国道”。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、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。20135月,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
历史价值

自明清以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古徽道上都打下了烙印,金戈铁马、民族争和等都在古徽道上有所反映。不少碑文,言简意赅,既具有艺术感染力,又有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,它反映出世俗信仰,惩恶扬善,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,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。遗址中的古道、古碑、古墓等渗透着池徽人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,充分体现地方宗教、美学、文学、军事等多方面文化内涵、意境和神韵。

这些珍贵遗迹,是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,它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文化特色,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、社会形态、军事防御、伦理道德、宗教思想等都有重要的价值。

 

 

 

上一篇:古徽道

下一篇:仙寓山与徽商古村

浙ICP备16027645号-10  |   QQ:0  |  地址:石台县仙寓镇古徽道酒家  |  电话:139 6592 1673 ;187 9216 2012  |